近来红海局势持续紧绷,也门胡塞武装以低成本游击战术不断挑战美军航母战斗群。就在上周,美国海军一架价值8000万美元的F/A-18战斗机从"杜鲁门"号航母甲板意外坠海,这一事件将美军在红海遭遇的窘境推向舆论焦点。
"当时航母甲板正在执行紧急机动动作,"五角大楼官员含糊其辞的事故解释,反而激起了更多猜测。就在战机坠海前两小时,胡塞武装刚宣称用无人机群发动了攻击。军事观察家指出,若航母为躲避导弹确实做出了剧烈转向,这将证明其防御体系已出现致命漏洞——面对蜂群式袭击时,动辄十万吨的钢铁巨兽竟像笨拙的巨熊般难以周旋。
这并非"杜鲁门"号近期首次出糗。去年该航母曾与商船相撞导致舰长被撤职,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,去年12月甲板上三架战机竟被狂风直接吹入海中。护航的"葛底斯堡"号巡洋舰也闹出乌龙,曾误将自家无人机当作敌机击落,这些尴尬事故折射出航母战斗群应对突发状况时的窘迫。
面对胡塞武装的"土法炼钢"战术,美军的高精尖装备反而显得力不从心。这些武装分子用改装无人机和廉价导弹发起高频袭扰,单次攻击成本不足万美元,却逼得美军每天耗费2800万美元维持航母部署。他们深谙"四两拨千斤"之道:不必击沉航母,只需让其持续处于应激状态,就能制造战略牵制。
"现在红海成了美军的'高成本训练场',"军事评论员约翰·沃克分析道,"胡塞用蜂群战术不断试探航母防御极限,每次袭击都像在给美军敲警钟。"更令人不安的是,情报显示胡塞近期获得射程翻倍的伊朗导弹,其攻击范围已覆盖红海主要航道。这意味着即便拦截成功率不足,持续火力覆盖也能迫使航母编队疲于奔命。
这场不对称较量正倒逼美军战略转型。五角大楼内部文件显示,未来航母将不再孤军奋战,而是需要与无人机群、无人潜航器组成"智能舰队"。有海军将领坦言:"我们得学会用对手的方式战斗,否则那些花5位数的导弹,迟早会让航母吃不了兜着走。"
夜幕下的红海,"杜鲁门"号的雷达仍在警惕转动。这个曾象征美国海权巅峰的钢铁巨兽,此刻更像是个笨重的靶子——它提醒着每个军事强国:在这个技术民主化的时代,任何固守传统的傲慢,都可能成为对手的突破口。

